
故宫印象
去北京之前,我翻过很多资料,关于故宫,关于京城。尽管网上看了许多故宫图片,但是仿佛地貌的断层现象,我难以将那些图片前后连起来,有事没事的时候,我就在猜想着故宫故宫是怎样的一种辉煌?如阿房宫般:五步一楼
去北京之前,我翻过很多资料,关于故宫,关于京城。尽管网上看了许多故宫图片,但是仿佛地貌的断层现象,我难以将那些图片前后连起来,有事没事的时候,我就在猜想着故宫故宫是怎样的一种辉煌?如阿房宫般: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如《上林赋》中描述的宫外之宫: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这些华丽的词藻不足以让我去认识故宫,我心目中的故宫应该是本历史书,厚重、沧桑。
故宫,明清的北京皇宫。“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过这么一句诗,让人更是觉着故宫的威严,所以踏进故宫之前,我的心境是敬畏又敬畏的。
刚触及故宫的那一刹那,高大的城墙,厚重的城门,庄严的圣殿,其雄伟、堂皇、和谐,重重的震慑了我!我无法言说,那一刻我的感觉。
噤若寒蝉是最好的解释。
故宫内的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走在这条中轴线上,前后左右流览,故宫的整个建筑群,方方正正。古代的中国人都知道天圆地方,圆这个东西很难说,也很难做,一不小心就成了方正的反面,所以还是方方正正,让人觉得踏实、安稳。其实,能够兼容方正的是圆融,佛教常说圆融无碍,在故宫,这两个是融合的,如果说方方正正是说建筑的话,那么圆融理解为故宫深厚的文化积垫,沧桑的历史背景。
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许就是一线距离,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不等于就是隔绝。你可以遥想,昔日那厚重而又高大的城门如何缓缓地打开。你可以遥想,龙辇正穿过正中的城门,将龙虎旗在御道上空摇得山响。你可以遥想,大臣们文东武西从两侧门进宫时的千姿百态。你还可以遥想,貌若天仙的嫔妃们正载歌载舞。那一刻,你就是皇帝,历史是握于你手中的。
走过三殿的时候,我摈弃呼吸,我驻足凝望,我沉思默想,唯独没有感慨万千。
是的,这个地方,是皇权无限,是唯我独尊,但是,同时也是等级森严、权力斗争。一个我认为是作茧自缚的地方,一个曾经普通人连走近墙附近都算犯罪的地方,而今,我来了,我没有一点欣喜,哪怕是窃喜,我如果非要感慨的话,那就是庆幸历史的长河荡涤了很多本不应存在的东西,如皇权,如等级。
“妈妈,来看。”儿子童稚的声音吸引了我,在宫殿的一侧的砖缝里有几棵小草,灰灰黄黄的,没什么精神气。
“妈妈,这些草就这几棵在一起,不象田野里一群群的,它们寂寞吗?”
这个问题我一下子没答上来,其实这诺大的宫殿里,上到皇帝皇后,下到宫女太监,谁又不是寂寞之人?也许就这一小缕的绿,曾经温暖了多少寂寞的情怀。
走着聊着,很快就到了御花园,原以为御花园内一定是百花齐放、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一派景象,走进后,才发现满院都是虬劲的松柏。可以想象曾经的御花园一定也是争奇斗艳的,但是,历史的栉风沐雨,荡去了多少残红?多少盎然?留下的只有劲松,惟有劲松。
靠着一棵松树,我在静静的听,我想从它的年轮中听得古代皇后们从容的笑,嫔妃们滟然的笑,宫女们开心的笑,但是,没有,仿佛吸进耳膜的只是一声叹息。
故宫的角角落落留下了我的脚印,但同时也留下了我许多瞬间的感受与感动,这是一个有着太多故事的地方,十次八次的解读也难读出她的神韵与内涵。
记得有人说过,读《周易》能使我们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生存感悟。读《中庸》,读《荀子》,都能使我们有一种人与天地相合的感觉,而读故宫,你的这些感觉全有,仿若《风》、《雅》、《颂》兼而有之,又《风》、《雅》、《颂》相互分立。
本想去追寻故宫的灵魂,中华的命脉,最后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寻到,就这么了无遗憾的别去,没带走一丝沧桑,没带走一点历史。
故宫,以她特有的崇高姿态,静静的立在原处。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疏影遗香春风俏,仙子月下舞清娆
下一篇:放下,才是救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