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不还童,无关逻辑的完美

倒行。逆施。给我们一个假如;我们能找到所谓的完美。不过只是天方夜谭里的一次假想;所以,完美其实,无关真理。——火神纪题记【壹】吃葡萄或者不吃葡萄吃葡萄——先挑大颗的吃,还是先挑小颗的吃;这是个问题。有

倒行。逆施。给我们一个假如;我们能找到所谓的完美。
不过只是天方夜谭里的一次假想;所以,完美其实,无关真理。
——火神纪题记
【壹】吃葡萄或者不吃葡萄
吃葡萄——先挑大颗的吃,还是先挑小颗的吃;这是个问题。有人曾经把这种看似无意识的选择直接上升到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高度上去。只是,这样的选择也许已经不适合当下这种物质条件已经颇为富裕的现在了——大颗先吃,小颗也许被当成边角料直接升垃圾筒里去了。这跟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已经扯不上任何关系了。
当前的问题是——如果人生就只是一颗葡萄,那么我们也只能不管好孬地直接下咽。且不管这颗葡萄是大颗还是小颗,因为没得选择,所以没法质疑。大卫·芬奇(DavidFincher)给我们提供的假设是——假如人生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有的那颗葡萄。
吐不吐葡萄皮倒是无所谓的,因为人家压根就不奔葡萄而直奔葡萄酒去了。

【贰】颠覆常规
许多人看这部电影,总是从逻辑上入手来看。而一牵扯到逻辑,这部电影就横生出许多诟病。对我而言,现如今的电影似乎都挺乏味的;全世界平均每年生产出几千部电影,不管什么类型、什么情感基调、什么结构的电影几乎都让人们玩遍了,而就这部电影的这种返老还童题材的,说真的倒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可是它却依旧能玩出新意和创意来,这一点其实相当难得。
读过生物课的中学生其实都知道,生命的历程是不可逆转的。出生而始,成长、发育、成熟、衰退,至死亡结束。生命为何诚可贵——正是因为它的不可逆转以及唯一的独有性,所以每一个个体的每一个历程都是弥足珍贵。
而为何这部电影在繁如夏花的目录中显得如此引人注目,正是因为它想到了一个常人想也不想的角度上去,而因此,它彻底地颠覆了常规意义下的生命历程。

【叁】本身就只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假如”;我总觉得,以这样的字眼打头的命题,本身就只是一个伪命题。真实生活中哪来那么多的“如果”和“假如”。我记得某个朋友说过,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假设,所以我们的生活才更需要电影;电影并不仅仅只是用来写实生活的,更多的时候,它装饰了我们那些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
“假如生命的历程是反过来的;那么,本杰明(BenjaminButton)……”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伪命题。在一个伪命题里去挑它的逻辑诟病,是轻而易举并且足以致命的;而如果持着这样的一种态度来看这部电影,那也许就永远也看不到这部电影里的美好一面。 做电影有时候需要跳出墨守陈规的固有框架,而看电影何尝不是这样。
人家既承认是一个伪命题,那么妄图去替人家论证命题或者直接给予驳斥,其实都是挺徒劳的。毕竟,电影的制作是一种科学;而看待电影却不需要这种徒劳的科学。抛开逻辑,姑且相信;在某些电影面前,这是非常必须的。

【肆】假如……
这部电影并不是第一部返老还童题材电影,但是它依旧还是有新意的。与其它返老还童电影的区别在于它的假设。这部电影的“假如”,它把人的生命历程一分为二,身体的状况与心智的成长;正常人的发展趋势是这二者平行同向发展,而本杰明则不是这样,他是二者平行相向发展。
心智的成长与常人无异,都是从懵懂无知到日渐成熟。身体却与常人相反,带着一个极度衰老的身子降生,然后逆向发展。衰老。某医生说——他已经极度的衰老,所以他也许活不过几个小时。如果是一个常人体质的话。老人与婴儿,其实没有多少区别;都同样极度的软弱,再加上老人痴呆症,他最老的时候其实与婴儿无异。我在想,本杰明如果是降生在中世纪的古老欧洲,他也许会直接被当成是怪物而被送上了火刑架。
母亲因为生产下他难产而死,父亲见到他时惊恐万状,并且把妻子的死亡怪罪到他的身上也就不奇怪了。他是一个怪物,他被父亲遗弃;他只是与众不同,所以他成了一个怪物。
这部电影里的那个“假如……”设定;其实挺残酷——头发苍白稀疏,所有的机能已经接近死亡,皮肤松驰,脸上布满了皱眉,虽未经岁月磨砺却已满载沧桑。
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起跑,他将付出比其他人数倍的艰辛。

【伍】那么……
“假如……;那么……”。这样的一个句式,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给本杰明的出身一个“假如……”的设定,“那么”他的生活将会是怎么样的呢。
这部电影里的那个“假如……”并不明确,它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了这个“假如……”下的这个“那么……”。
假如他看起来几乎七八十岁,而实际上却只有十来岁;那么,把他放在老人院里生长,对于他日后的健康心理显然非常必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才可能最在限度地享受到平等而不会被当成是怪物般被人轻视或者伤害。没有同龄人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长大,这似乎并不很重要;和老人们一起度过的童年时光反而赋予了他更多世故的智慧和淡定的生活态度。
在某个“假如……”的设定下,本杰明的“那么……”,是注定成为传奇的。塔拉吉·P·汉森(TarajiP.Henson)饰演的养母Queenie,是值得敬佩的一个角色;虽说,她也许也小有私心。可是她的爱心,她的坚持才使本杰明最终存活了下来,在这个本来他也许无法存活的世界里存活了下来。
一个稳固的生活环境,充满了爱与温情。这对养成他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切,正是Queenie赋予了他。可以说,本杰明的传奇本就是Queenie所造就的。

【陆】假定此伪命题即为真理
其实,我们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我们可以批判它,那么我们所得到的,是一部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天花乱坠般的电影;我们也可以试着去接受它,然后我们会看到一个瑰丽的爱情故事。
伪命题的定位其实没给我们留下多少余地。相信;或者不相信。这会给我们两种完全径渭分明的解读。而我选择的是相信,因为我不想错过那些也许可以变得更加美好的事物而一杆子把它打死。暂时地忘却所谓的逻辑;或者说,电影本身就给我们圈定了这样的一个思维逻辑的圈子,跳出这个固有的圈子固然也是一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