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可夫”及其他

科学技术一日胜过一日,我们的情感也愈发地理智,或者说的直白一些,便是冷漠。我们最爱的,只是自己。怕受伤害,怕遭拒绝,便时时不忘理智的克制。一切尾随利益打转,教育投资,地产投资,甚至情感,也少不掉投资。

科学技术一日胜过一日,我们的情感也愈发地理智,或者说的直白一些,便是冷漠。我们最爱的,只是自己。怕受伤害,怕遭拒绝,便时时不忘理智的克制。一切尾随利益打转,教育投资,地产投资,甚至情感,也少不掉投资。张爱玲《心经》里,绫卿曾对小寒讲过,“任何人……当然这‘人’字是代表某一阶级与年龄范围内的未婚者……在这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
当时读了,只觉苍凉、无奈,现在回思,却也不得不承认它在某一范围内的适用。一见钟情,奋不顾身地投身爱情的漩涡,直至遍体鳞伤,身心俱伤,依然无怨无悔,这样的场景,只怕再难寻觅。现今,恋爱不妨放纵一些,可一旦涉及婚姻,便自心底将某一范围内的对象百般掂量、忖度,务求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反正,彼此的学识相仿、谈吐相近,即便思维,也大同小异。所以,一个女子最终择定的对象,往往并非她真心倾慕的,而是在物质、经济、等级等方面相较之下更为优渥的一方。她嫁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理智过滤后的情感。
贫贱夫妻百事哀。生为女子,美丽不过数年,一旦凋零,便再难重生。不少女子选择年长的男子,想来是有一番道理的。试想,两个年龄相仿的男女结合,人人都要赞一声,男才女貌。其实,却意味着两手空空,白手起家。况且,彼此的性情尚未经由阅历的雕琢,一样的粗糙、暴虐。在外事不遂心,处处忍气吞声,到家后自然摔掉面具,互示真实、阴暗的一面。一点点的摩擦,燃起的却是郁积心底的苦闷、不得志,为此冷目相视、乃至反目成仇,也并非不可能。尤其女子,总对婚姻抱有太大的憧憬,一旦直面生活中赤裸的真实、琐碎的家务,工作时不免受气,到家后仍需强打精神来料理家务,终日疲倦不堪、心神恍惚。很多时候,少女清醇的微笑、跳脱的灵性,便一点点地磨损在日复一日的家务里,直至白发苍苍,皱纹满面。倘或两人就此扶持走下去,也不失晚年的慰藉。可,男子一旦立业,他的心境,便也不复当初。外界的诱惑可谓琳琅满目,也并非每个男子都如柳下惠、鲁男子般坐怀不乱,一些流言蜚语自然也便难免。苦的是妻子,年华已逝,心如槁木,此时此刻,纵然以头抢地,也是枉然。
相对来说,年长的男子物质基础略有保障,双方也无须经由磨合期的历练,自然圆润不少。即便老去,差距也不至于太过悬殊。男子的容貌三十岁之后,总可维持较长一段时期的风度,其魅力,往往随同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剔透。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只有男子才可西北望,射天狼。女子却不然,她容颜的保养,不仅仅是情感的滋润,经济的保障,也是难免的。试问,终日周旋于家务、子女、工作的女子,焉得不速老?
现在,太多的人不再相信爱情。女子的处境,表面看来,改善不少,其实,却更为窘迫。一方面,她须同男子一样,在职场冲杀拼搏,另一方面,日常家务,总须费心吧。虽说是彼此分担,只怕到头来,操劳更多的,还是女子吧。如此看来,直需三头六臂方可。同时,男子却日益挑剔,他们没有兴趣供养一个无用的女子,除非她非常美丽。想来有趣,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里,多的是小姐书生私定后花园。而现在,人们却津津乐道灰姑娘的传奇。其实,高攀是一桩太过于艰辛的事情。倘或执意如此,至少也应努力陶冶自我,使得彼此的差距不至于太悬殊。否则,只怕落个粉墨登场,黯然闭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