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理性思维贯通人生

薛宝钗,理性思维贯通人生

日冕杂文2025-04-01 09:14:40
薛宝钗其实是冷面热心。这样说可能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薛宝钗对不同的人和事是不同的面不同的心。说他热心,是因为她能真帮忙。对湘云(37回夜拟菊花题)、对黛玉(45回送燕窝)、对岫烟(57回看黛玉
薛宝钗其实是冷面热心。这样说可能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薛宝钗对不同的人和事是不同的面不同的心。
说他热心,是因为她能真帮忙。对湘云(37回夜拟菊花题)、对黛玉(45回送燕窝)、对岫烟(57回看黛玉途中与岫相遇,书中的说明)。如果说,对湘云有迎合之意、对黛玉有收服之心,对岫烟却完全出自怜惜——岫烟的背景太灰暗了,岫烟本身却是和自己一样根本而雅重的女孩儿,自己有能力相帮,便伸手扶持。如果眼看这样一个美好的生命在自己身边受煎熬自己却袖手旁观,她于心不忍。否则,她又有什么目的呢?这件事弄不好,宝钗会把自己填进去——邢夫人是正常的人吗?所以,宝钗帮岫烟,担着风险;她明知道担着风险,却义无反顾。这确实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境界。岫烟成为宝钗亲友团中的一个有生力量,成为她未来生活中的一个光明因素,不是她蓄意所求,却是她得之该得的!对黛、云两个人也一样,在帮助之时,都解去其多心之心,也就解去其回报之意。对云是直接说明的,说你别因为我这么大包大揽就想到我是小看了你,实在是我弄这么点子东西太容易,我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成你之美,你当然就不必要对我有什么多余的谢意;对黛,说你在贾府叨扰,不过费一副嫁妆,那意思就是别的吃穿用度都算不上什么事。在贾府这么多年的叨扰都算不上事,那她赠她这么点子燕窝自然也就不足挂齿,先头黛玉已经说过,钗家有房子有地,有买卖地土,家底雄厚。有这样的真诚相待做基础,钗对他们说话有时候故意加上色彩,她知道他们都不会介意。说湘云她的那嘴有什么实据?说云是诗疯子、话口袋子(49回)。“宝钗笑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塞上些,以完此劫。’”(49回)等;说黛玉就你聪明知道宝琴的诗画带了来(52回)、说要把黛玉许配给她哥哥(57回)等;而说岫则说得很重(57回),要她不要图虚荣,当然说得很诚恳,并无嘲笑之意。(在说话的问题上,宝钗从不拿起来就说,贬意的话只会出现在对好朋友处而且话的背后是褒或规正,不负责任地说或泄气的话,钗是从来不会说的,究竟话她也不是轻易说的,“安分随时、罕言寡语”,做就是了,不得已才说。)对于兰心蕙质的同类,宝钗尽力拉扯——就是赵姨娘需要的那种东西。
对无能为的事,宝钗是冷面冷心。67回,薛姨妈告诉她柳湘莲和尤三姐的事,“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我看有人根据文中的“宝钗并不在意”下结论说宝钗无情,似乎肤浅。钗之所以不在意,她已经说明白了,妈妈商量帮着料理他们的婚事——这是我们能为的;现在都不在了,就当是他们前生命定,也就是说俺们安心吧。无能为的事就由他们去了,真正该做的是酬谢帮助我们的人,别冷落了他们,这不能叫热心,但能叫责任心: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样的心情,是理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怎么说和无情也无关。否则连哭带伤心,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呢?那只能叫感情用事——这么说太文绉绉了,根本就是昏头昏脑。在这回里的描述,钗都不是知道自己是谁,而根本就是在行使家长的职能,她的心,是冷的吗?是理性,是清醒,是负重。
对于邢夫人贾环等尴尬人、破烂货,则采取敬而远之息事宁人冷心热面的态度。帮助岫这件事尽力不让邢夫人知道;20回,当贾环和莺儿玩围棋耍赖时,宝钗则是先说莺儿“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反正贾环那个蠢货就喜欢听到这样把他当弱智傻子来原谅包容忍让的话;等莺儿继续说贾环耍赖并表示瞧不起他时,钗“连忙断喝”!——跟这么个蠢东西还理论什么?对这种货色,就一个办法,让!让的时候还得说他对,——他们狗屁不懂,只知道被哄着、占便宜。让,钗是让得起的。如果对钗实在冒犯到无可忍,钗是会拿出颜色给对方看看的,借扇机带双敲可见一斑。即便是“自卫”,她也还是让字当头,点到为止,并不得理不让人,不象黛玉,像个小疯狗儿似的,咬住不放。这样的克制,堪称理性的典范。
宝钗头脑里,是理性思维。宝钗的眼睛里,是清晰的世界。她能辨别人、事的性质,并有相应的对策,并且,不是机械应对。
8回,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这黛玉显然是绝无让步的打算,任谁也明白她在含酸。接下来宝钗便不再接她的话茬儿。再往后有,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不知黛玉的意思,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黛玉,多么地任性!那李嬷嬷不懂黛玉的意思,其实我也不大懂,猜猜,黛玉如此让宝玉在薛宝钗家生气、吃酒,是为什么呢?不管是什么,反正没有使局面安宁的意思——泄自己私气。接着写,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钗,这就是摩挲黛玉了,而不是和她平等地位地争执。我不和你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