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初级中学德育工作初探
真抓实抓德育工作,是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农村初级中学的环境特殊。如:学校硬件差、家长意识差、学生行为差、周边环境差、留守孩子多等。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德、
真抓实抓德育工作,是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农村初级中学的环境特殊。如:学校硬件差、家长意识差、学生行为差、周边环境差、留守孩子多等。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由于这些因素,德育工作在农村学校的开展往往成了口号,在实际教学中没被重视。在农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强烈,他们重视的是学生考试成绩,他们一心想让孩子考重点,上名校,根本不重视学生的身心教育。而学校呢?学校为了树形象,抓生源,则大量地狠抓教学质量。学校领导以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他们为了政绩,对教师的考核也侧重于成绩,制定的考核方案不是重于及格率就是重于优生率,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讲题、解题和考题,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提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德育工作一定要实抓稳抓,渗透过程一定要牢,教育一定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结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近几年,我在农村初级中学做德育工作,有如下肤浅的认识,敬请同仁指正和帮助。
一、学习与实践结合,更新观念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大多数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观念。但是,在农村初级中学,应试教育的理念还在教师心中占主导地位,左右教学方法,遍面地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在学校还存在。在新的教育环境中,用旧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果是老师累了,学生厌了,教学质量跟不上了。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首位,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虽然能吃苦耐劳,但是对新事物的认识却较少,这为开展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教师的观念更新了,学生的观念也会改变,学生的观念改变了,就会走向教师为他们安排的道路。因此,只要把新的观念与新事物结合起来,合理运用在德育工作中,就能为农村初级中学的德育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
二、说与做结合,以身作则
近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对德育建设的重视力度加强了,但是在基层,德育建设仍然是口号震天动地,资料做得天衣无缝,而实际工作却是华而不实,原地踏步,按部就班。学校的德育工作仅仅是每学期搞几次活动和完成常规工作而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通常是用政策来督促任务,实施层层考核。所谓考核,就是看看计划看看资料看看图片而已。这些考核内容都是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在电脑上完成。遇到检查,学校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这些能说明问题并能给学校建设带来倾斜政策的虚假工作。有了完美无缺的资料,许多学校还因此取得诸多名誉。如“德育示范学校”“德育模范学校”“德育先进学校”等等。学生真正接受的品德教育则不平实,虚华居多。为此,学生也学会了说假话,谎言,高谈阔论,真正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少了。一个不能吃苦不能耐劳的人,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常是报着放弃的态度,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常是报着回避的心态,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常常釆取推卸之法。长此下去,进取之人少了,奉献之人也少了,甚至有的人还会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道德观念。这给农村学校的德育建设带来了重重困难。建设和谐校园,应该知荣明耻树新风。贯彻德育工作,领导要实做,教师才能实教,学生才能实学。实干,这不仅仅要求学生,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走在前面,做好学生的榜样。
三、体验与体会结合,持之以恒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许多学生受家庭的影响、家长的影响、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染上的习惯制约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养成的行为阻止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一个德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了解你教育对象的一切情况。如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居住的环境情况,学生成长过程等,体验出学生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心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某生常旷课打架,每次打架都动刀,成绩特差,班主任对他的教育费尽心机,绞尽脑汁,还是拿他没办法,最终,家长领学生回家去了。一学期后,这个学生要求来校读书,学校收了他,他又回到原班,而原班的班主任换了,新班主任对这个学生的家庭、平时习惯以及他离校期间的行为等作了全面了解,新班主任根据了解的情况,教育时采用以关爱为主,引导为辅的方法,把学生活动较长的时间作为与他交流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个学生改变了以前的不良行为,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是体会自己工作中的得与失。规范好每个学生的行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更不容易了。一般的教育方式都是集体学,班会念,走形式。因此,学生也就养成了说得来而做不到的学生。学生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受教师的影响。一个教师安排学生在放学后大扫除,安排好后教师走了,学生拿着卫生工具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卫生区域打扫,当学生看见老师走远时,他们便丢掉卫生工具,把心中的怨气用粗话骂出来,结果卫生没做完,卫生工具也损失了。后来老师知道这事,批评了学生,并罚学生用打扫卫生来补过。最后,卫生做完了,老师出了气,而学生则积了气。教师在安排打扫卫生这件事上没有所得,想一想,教师如果把自己与学生换一个位置,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因此,在工作中,教师对得失要去体会,采取换位的想法来更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实践,持之以恒,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四、刻苦与探究结合,兢兢业业
农村学校的学生分布很广,有的就在学校周围,有的却距校很远,走访学生家庭成了教师的难点。许多学生家长为了生计都外出打工,学生在家中只依靠爷爷奶奶,他们成了有父母的孤儿。教师去家访,了解到的情况往往得不到解决,如,生活费问题。部分学生家长能按时给孩子寄钱回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不想慢慢变麻木
下一篇:Never give u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