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誉春梅(上)
前些日子,不少网友踏雪赏梅,并将他们视野中的绝美瞬间,摄制成一张张的彩照贴到网上,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你看那如火般灿烂,血般鲜艳的红梅盛开在皑皑白雪之中,是如此靓丽!如此精神!!如此帅气!!!是啊,被
前些日子,不少网友踏雪赏梅,并将他们视野中的绝美瞬间,摄制成一张张的彩照贴到网上,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你看那如火般灿烂,血般鲜艳的红梅盛开在皑皑白雪之中,是如此靓丽!如此精神!!如此帅气!!!是啊,被誉为风雨送春、飞雪迎春的使者,从未辜负人们的夸赞与期待。在寒风呼啸,雪花狂舞的严冬,那些曾以绽放娇艳、显赫一时的群芳们,早已在冰天雪地,周天寒澈的恶劣环境重压下,落得个光秃秃孤零零的茎丛枝条,全无一点生机、一丝气息;唯有她,尤如面对豪强肆虐而坚贞不屈的勇士,高歌于狂风、挺立于暴雪,瘦弱的枝条涌动着生机勃发的汁液,娇小的花朵洋溢着凛然无畏的笑靥,正是因了这独特的生存方式与战斗风格,才消解了天籁绝静的寂寞,突破了严寒重围的禁锢,刷新了灰色视觉的亮色,点燃了迈向春天的希望。她,便是一代伟人所曾讴歌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春梅。
在花苑众姐妹中,春梅可算是土著出身,是名符其实的“国粹”。原产于我国西南山区的春梅,经三千多年来的栽培选育,现已有名品二百多种。若按大类可公为两类,一为果梅,花多单瓣,专在结果。常说的话梅即是。在《三国演义》中一时吊起众行军将士胃口、并解了曹操军需缺水燃眉之急的正是此君。再就是以观赏为主的花梅,花多为重瓣,色有粉红、紫红、淡黄、淡墨、纯白等,我这篇短文就是以春梅为主角的。
以貌取人,往往酿成人才评价与启用上的垢病。其它事物美学价值的挖掘上又何赏不是这样。公正地说,在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争妍斗艳的花卉世界中,春梅的外貌、“姿色”只能说是平平,这一点不是它的强项。且不说她没有牡丹的富丽堂皇,没有石榴的热烈奔放,没有荷花的清俊秀丽,没有玉兰的霞裳素妆;没有茶花的庄重典雅,没有秋菊的风流酣畅!就说在花型娇小的同胞中,如与桃花相比,短了半分亮眸的娇艳;与茉莉相比,缺了几缕扑鼻的芬芳;与蔷薇相比,少了些许的泼辣;与金桂相比;亏了一派醉人的馨香。
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与人相处,谈得最多、摆在最前面的是缘分。而人与物的关系似也有缘分之说。爱是缘分的终极展示。就说同是列于植物界的花木,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并不等同。我国人民历来喜爱春梅,甚至于引为知己,绘画中为其造型、诗赋中为其吟咏,乐曲中为其赞颂、摄像中为其存照……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梅文化风景。最出名的要数宋代的林和靖,是他将春梅高置于情感生活的圣殿,留下梅妻鹤子的千古佳话。
国人对春梅之所以情有独钟,大概源于她在心目中的地位。这从宋朝著名诗人范成大《梅谱前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端倪:“梅这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轻重”。由此可见,梅在花木中的至尊身价。这自然不是那一方面的表现,而是源于对她的综合素质的客观评定。“众芳摇落独暄妍”,“凌厉冰霜节愈坚”,是赞她斗风傲雪、敢于超越的英姿;“爱欹纤影上窗纱,无限轻香夜绕家”,是赞她热爱生活、风过留痕的胸襟;“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是赞她玉洁冰清、融入民间的美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赞她简朴雅致、清新脱俗的诗意;“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赞她不事张扬、追求完美的本色,“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是赞她崇尚含蓄、一副仙姿道骨的风韵。“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突现了春梅那种谦虚洒脱、鞠躬尽瘁的博大情怀!仅从前人这几行写梅的诗句中,我们就可全方位的立体的认识其光彩夺目的形象。
由此,我不禁想起,歌剧《江姐》那一曲响遏行云的红梅赞:“红岩山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以红梅咏江姐,以江姐喻红梅,达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试问,除了红梅,还有什么花卉能与坚强无畏、大义凛然、挑战自我、笑傲冰雪的英雄情愫相匹配的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