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靡之风何时止
有报告指出,中国已超越美国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宝马、奔驰、悍马等高级车,中国的市场前景看好。中国富人购买奢侈品的意欲,仍然很坚挺。不少高档品牌都扩充在华业务,中国成为他们的新增长点。中国人
有报告指出,中国已超越美国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宝马、奔驰、悍马等高级车,中国的市场前景看好。中国富人购买奢侈品的意欲,仍然很坚挺。不少高档品牌都扩充在华业务,中国成为他们的新增长点。中国人富了?就平均收入来看,我国还要排在国家排127位。美国居第二,人均36300美元,中国人均4700美元,人均收入远远不及美国的中国,在奢侈品消费额上却已超过美国。
再看看中国的饮食文化,高档酒店比比皆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草原上跑的,各种能吃的东西都上了餐桌。黄金宴,满汉席,天价宴,纷纷登场。有人曾经花了18万元吃了一顿满汉全席大宴。一餐饭,何止是一头牛,何止是一群牛?
现在新年快到了,年夜饭的炒作已经登场,天价年夜饭依然存在。今年,广州最“贵”的年夜饭高达19.8万元。如果仅仅是广告炒作,倒也无他。但是,预定已满。
再想想前段时间的男富豪集体相亲会,富二代校园“选妃”,28辆豪车“欢迎”一条花费160万元的藏獒,20万元过个生日,30万元买条裙子,2亿元买个飞机……
当然,人家有钱,只要不是违法所得,爱咋的就咋的,关你何事。再说,中国多出几个富人也未尝不是好事。言之有理。但是,他们有花钱的自由,非他们的人们也有议论的自由。
再说,让有钱人悠着点花,“常将有日思无日”,未尝不是好事。让没钱人见富思齐,努力去挣钱,也是好事。“钱到用时方恨少”,到生病有灾时再不顾老脸,东借西凑,南乞北求,那就晚了。
奢靡之风缘何正盛?试加分析。
首先,这是社会发展生活好了的表现,当然也是生活好了乍富之初的不理性表现。很多国人,讲究的是“一富就奢”。“无钱乍富,挺胸凸肚”,从“你吃了吗”的见面称谓反映出来的温饱问题,到温饱满足之后的大吃特吃,然后到身体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到忽然醒悟,到学习外国吃营养,多运动。到认识上的“穷人胖,富人瘦”。需要过程。富了,在身体上讲究吃喝之外,追求高档消费品。华屋豪车,不一而足。任何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从收入上的不够花到足够花,到物质的相对富足,从消费不理性到理性,从消费不成熟到成熟,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我们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素来讲究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天你请我,再天我请你,你请我到四星级,我请你到五星级,吃喝的消费就在升级了,吃喝的数量就在双倍的增加了。
再次,公款的助推。因为是公款,钱不是我的,属于单位的,属于大家的,属于集体的,而这些主体是虚化的集体概念,每一个人是“大家”,每一个人也不是“大家”,所以每一个人可以管,每一个人也可以管不着。对于单位的钱,有些干部深谙其道,拿了不行,一分钱装兜里也是错误,但是唯独吃了没事。而吃是禁止不住的,上级检查,本级活动,迎来送往,岂能不吃?而吃的标准难以量化的,三菜一汤,我可以变成三盆一缸,一次不能超过的消费标准可以一次分解成两次三次以至于N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故有三十多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真实事情。既然“自吃自”不可,便多交流,你来我请,我去你请,你吃我的,我吃你的,皆大欢喜,不亦乐乎。饭店便也投其好,只要你有钱,我就有相应的招待方式,海参鲍鱼,长虫蝎子,海吃不算,还有吃后的其他消费。
还有,国人的面子心理。“我可比你阔多了”,多数人攀比心理旺盛,一富就奢,甚至未富也奢,富了大奢,不富创造条件也奢。有舆论分析,世界上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只用自己4%的财富去购买奢侈品,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尤其是收入未稳定的年轻白领,竟用收入的40%,甚至更多的金钱去追逐奢侈品,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于是就出现了一批“月光族”,出现了一批“大负翁”。住着豪宅,开着好车,其实都不是他的,都是亲朋的,都是银行的。
再有,就是很多人对成功观念的误读。居华居,乘豪车,吃美食,挎美女,一掷千金,好像就是“很成功”的表现。有民调反映,64%受访消费者认为,买奢侈品代表着成功;这种观念背后,又往往衍生出腐败的问题,包括一些官员以公款消费奢侈品,或以奢侈品进行贪污等,为社会反腐工作带来挑战。成功观的名利化,单一化,病态化,让很多人凭借奢侈消费来证明自身的“成功”。
另外,这是“鸡头”心理的折射。“宁做鸡头,不做牛后”是很多人的潜意识心理,“老子天下第一”是有些人的潜意识心态。老板心态强烈。所以,消费起来,只要有条件,或者只要有能创造出来的条件,同样大肆消费,冲在前头,成为消费上的鸡头。
消费上的奢靡之风何时止?需要时间,需要措施,需要引导,需要教育,需要也必须回归理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让人不算痴
下一篇:文学体裁生命历程与情欲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