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海纵横之秦末风云(六)
(一)星火燎原有一个人在耕田时,停下来恨恨地说道:“苟富贵,无相忘。”有一个人在咸阳服徭役时,望到了始皇帝,羡慕地叹息道:“大丈夫当如此也!”有一个人在千古一帝渡钱塘时,混杂在人群中不屑地哼道:“彼可
(一)星火燎原有一个人在耕田时,停下来恨恨地说道:“苟富贵,无相忘。”
有一个人在咸阳服徭役时,望到了始皇帝,羡慕地叹息道:“大丈夫当如此也!”
有一个人在千古一帝渡钱塘时,混杂在人群中不屑地哼道:“彼可取而代也。”
第一个人叫陈胜,大泽乡野火燎原,引发了大秦王朝的遍地狼烟。
第二个人叫刘邦,啸命豪杰,龙变星聚,最后威加海内歌大风。
第三个人叫项羽,纵横天下,叱咤风云,如天火烧空,光焰万丈,却迅速就燃尽了一生。
这三个人其实是三层境界,代表着三重人生。
陈胜的理想是富贵荣华。他曾为贫雇农,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迫切希望可以改变处境。
刘邦就进了一步,开始做“皇帝梦”了。他是个流氓无产者,必要时卑躬屈膝,逢迎利用。
而项羽,根本就视天下若无物。
项羽名籍少年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叔父项梁教他兵法,他知道一点又不肯深学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天资聪颖,也可以看出少年心性的浮躁。他高大英武,力可举鼎,才气过人。虽然是个外乡人,跟着叔父到吴中躲避仇家,这里的年轻人却没有一个不畏惧他的。
公元前224年,秦以倾国之兵破楚。项羽的祖父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继续抵抗。第二年,王翦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被困自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在大泽乡揭杆而起,假托项燕的大名来号令天下,国号“张楚”。两个月后,二十四岁的项羽开始了八千子弟纵横天下的传奇。
陈胜、吴广由于能力局限,战略错误,很快败亡。此时天下已乱,草头王纷起。
秦嘉另立楚王,项梁诛之。史家都以为项梁是忠于“张楚”的,维护了起义军的统一。我看,项梁维护的是“项燕”那杆大旗,正建立以项氏为核心的势力。
诛秦嘉,拔襄城后,项梁在薛召集起义军将领议事,刘邦也领军前来归附。项梁在范增的建议下,找到了民间替人放羊的楚怀王孙子心,立为楚怀王。但项梁出兵以来,屡破秦军,开始轻敌松懈,终于被秦将章邯大败于定陶,自己战死疆场。
项梁是项羽的亲人、导师、引路人。年轻的项羽,过早失去了风雨中的大伞,黑夜里的明灯。
(二)龙战于野
项梁死后,楚怀王心开始整编队伍,重用刘邦等人,削弱项氏对军队的控制。
章邯破项梁后,渡河击赵,协助王离军团围困赵王歇于巨鹿。赵向楚求援,楚国君臣作出了西入关、北救赵的方针。决定分兵两路,北路由宋义、项羽、范增等领兵北上救赵;另一路由刘邦领兵西进,直捣秦都咸阳。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楚军是由项梁建立的,楚怀王不过是个摆设。项梁一死,牧羊人看来心有所思,希望击秦的同时控制住项羽(最好杀掉);而那个约定也有利于刘邦,一旦成功就可以培植出与项羽抗衡的力量。
宋义领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日不前进。宋义制定的战略是等待秦和赵两败俱伤后,渔翁得利。项羽耐不住了,宋义下令,“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这分明是杀气森森,张罗以待了。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怒斩宋义。楚怀王没有办法,只好以项羽为上将军,统率救赵大军。项羽也因此“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当时,项羽面对的是由秦将王离率领的曾战胜匈奴的北部军团和由章邯率领的曾横扫各路义军的百战雄兵。敌军的数量和战斗力都远胜楚军,且领兵的是一代名将。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先以精兵切断章邯和王离的联系,顶住反扑后率主力西渡漳水,“皆沉船,破斧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自断归路,对统一思想,提高战斗力影响巨大。后来韩信的背水一战,无疑受此启发,异曲而同工。
楚兵一日之内九战秦军,以一当十,呼声动天。当时诸侯军队救钜鹿的有十多支,都不敢出兵,远远躲在壁后观看,没有一个不感到恐怖害怕的。因此在大破秦军,章邯败逃后,诸侯进入辕门去拜见项羽,都膝行而前,不敢仰视。项羽于是成为了诸侯上将军,各路人马都归他指挥。
巨鹿之战是摧毁大秦的决定性战役,歼灭秦兵精锐三十余万,令它再无力回天,有力地支援了刘邦西入关中的行动。
败军之将章邯因为害怕受到赵高的迫害,一败再败给项羽后,终于投降。但是新降的秦兵受到诸侯官兵的羞辱打骂,开始有怨心。项羽为了防止入关后兵变,连夜坑杀了秦兵二十万,只留下章邯等三个降将。
坑兵令章邯从此失去了精锐亲兵,招到了秦人痛恨。灭秦后项羽三分关中,用他们来阻挡刘邦。但章邯等人一无可用兵,二无民心,很轻易就被刘邦出巴蜀、定三秦、并关中,窥视天下。
在项羽大战秦军主力时,刘邦领军西进,兵临咸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奉天子玺符,出城投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大秦王朝从此覆灭。
刘邦派兵守住函谷关,想挡住项羽,称王关中。
(三)凤舞九天
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刘邦只有十万兵,在霸上。
项羽大怒,要击破刘邦。因为项羽的叔叔项伯通风报信,刘邦一早赶到鸿门陪罪。在宴会上,项羽终于还是没有杀他。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有立斩刘邦?
普遍认为他妇人之仁,或者认为他目光短浅被刘邦骗了,我皆不以为然。一是当时的形势确实不好杀刘邦,二是因为项羽光明磊落,讲求信义。他出身世代贵族,仁义礼智信是古人的道德标准,不象刘邦无赖出身,为目的不择手段。当年唐且为保全安陵,在会见秦王嬴政时,不惜拔剑以死拼来威胁秦王。嬴政虽然一时受迫,事后却并不恼怒悔诺。可见“信义”二字在古人心中的份量。三,项羽未杀刘邦,应该是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没有料到五年后的风云变幻。
鸿门这杯酒,让隐形的蛟龙,衔走江山,遁入草莽。
过了几天,项羽踏平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掳走货宝妇女。
项羽名震天下,是在斩宋义成为上将军时。到巨鹿之战后,成为诸侯上将军,已经超越了他的先人项梁项燕。灭秦后他分封天下,自称西楚霸王,达到了人生颠峰。
分封天下,史家都说项羽开倒车,将历史又拖回了诸侯割据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