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花八门的方言趣谈(之四)
每一种方言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地域差别等原因形成一些跟其他方言不太相同的语言习惯。比方说,两个人见面,人们普遍都会用简单的几个字表示对对方的友好与问候。有的人喜欢用“你好”、“早上好”,有的人喜欢用“干
每一种方言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地域差别等原因形成一些跟其他方言不太相同的语言习惯。比方说,两个人见面,人们普遍都会用简单的几个字表示对对方的友好与问候。有的人喜欢用“你好”、“早上好”,有的人喜欢用“干啥去”、“都忙什么呢”。如果见面的时间恰好就是三顿饭的用餐时间的话,那么很多人便会将问候语改为“你吃了吗?”特别是早上上班的时候,也就是大多数人刚吃过早餐的时候,所以这时候你在工厂、公司、机关门口能够听到最多的词语恐怕就是这句:“你吃了吗?”
闽南话里的问候语情况也基本相似,不同的地方就在“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上。在同样的情况下,闽南人绝对会问“你吃饱了吗?”而不会问你吃了没有。一个是“你吃了吗”,一个是“你吃饱了吗”,表面上看来只有一字之差,但他却折射出闽南人对相熟的人的关注度远比我们这些内地人更体贴、更细微。他们不只关心事情过程的有无,更关心的是事情结果的数量与质量。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饱了吗?饱了我就放心了;不饱?不饱再到我家吃点?这反映了一种多么纯朴友善的民风啊!
我们对周围熟识的同事、同学、邻居,为了表示关系密切友好,很少直呼其名,多数都是在他们的姓的前面加上一个“小”字或“老”字,如“小张”、“老张”之类。此外,也有在对方姓的后面加上他的职务、职称或者干脆就统一叫做“师傅”的,如“张科长”、“张工程师”、“张师傅”等。在关系密切的集体当中,还有一种称呼方式也比较流行,即不称呼姓只称呼其名。这在姓名普遍都是三个字的情况下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亲切。单名较多的场合,这种方式恐怕就有点暂时行不通了。
在这种称呼方式上,闽南人也有很多与内地人完全不同的地方。
姓加职务的称呼方式就不用多说了。姓前面加“小”和“老”的称呼方式好像在闽南话中也不太多见。我的印象是闽南人在称呼别人时似乎不太在意姓或者名之间究竟区别有多大。只要叫起来方便、幽默、亲昵,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比如,我以前有个同事名叫“陈江来”,熟悉的闽南老乡都叫他“陈江”,把最后一个字去掉了;
我还有个同事叫“许天来”,闽南老乡都叫他“许来”,把中间一个字去掉了。
有不少时候,他们也喜欢只称呼对方姓名中的一个字而已,但在这个字的前面,一定得加上一两个最能表现其外貌特点的字眼才行。至于这个字是姓还是名,在他们看来都并不怎么重要。
比如,对于身材高大魁梧的人,他们便会叫他“大个X”;对于带着一副眼镜的人,他们便会叫他“眼镜X”;对于皮肤黑的,他们叫他“黑X”;对于身体肥胖的,他们叫他“肥X”;如果某个人既黑又胖,那么它们就会干脆叫他“黑胖”,连他的姓或名都一齐省了……
想不到由于方言不同,连语言习惯也会发生这么大的差别!语言世界里让人惊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目的性、功利性、实用性
下一篇: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之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