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论
在这里我首先承认自己没有对“资格”评论的资格,只是用自身鄙薄的见解抛砖引玉罢了。资格,是我们享有的一种权利也是我们一生所争取、追逐的奢侈品。很多资格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哭声中降临人世的你就享有呼吸、进
在这里我首先承认自己没有对“资格”评论的资格,只是用自身鄙薄的见解抛砖引玉罢了。
资格,是我们享有的一种权利也是我们一生所争取、追逐的奢侈品。
很多资格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哭声中降临人世的你就享有呼吸、进食的资格,有接受教育的资格,有选择配偶的资格等等,但这些顺理成章的资格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的逐渐成熟渐渐的消失。试想一个已经进入社会该有自己独立生活的人,每天端着父母依旧操劳赚来的大米饭,你还会那么坦然?是否应该反思下到底有没有资格去享用它?当你欲壑难填向父母伸出那贪婪的双手时你是否还那么理直气壮?是否想过你的资格?或许只记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他的上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还记得吗?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唯一可以肯定享有的一种资格就是—孝敬,可你想过去做吗?
做男性的资格都是有的,可做男人的资格就难说了。男性很直观,很外在。男人呢?个人觉得是坚实的臂膀、是责任心、是豁达的心胸、是胃里牙齿的数量。前段时间看到两篇令我恶心的文章,我也分别回复了。第一个主旨是写做男人的诸多难处,我觉得把“男人”改成“男性”会很贴切。第二篇好象是写生在70年代的人不如60和80年代机遇、环境好等等,70年代的惨遭淘汰。晕死,看完我简直气急败坏,这种怨天尤人的人有什么资格做男人,生于70人的经历都是很复杂的,他们面对的是很多的第一次,大部分也有穷困生活的记忆,应该相对成熟的多,觉得这种想法是生于70年代人的莫大耻辱,有这想法的人即使生于任何年代也只有蹲在墙角哭的资格。
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没有要小孩的资格,原因大概也很简单。首先,生与70年代的我觉得至今为止的现实生活中我拥有快乐和忧伤的比例为1:10,从未踏出过国门的我也没资格说世界是苦的,只能讲:我足迹所到之处也大致如此。基于此,我有什么资格把一个无辜的小生命带到这世间,然后任由“社会”迫害他一生。
其次,每每看到孕妇和抱着婴儿挤公交,以及自行车上那一对对身影不禁心酸,这是对伟大母亲和无知幼儿的不负责任。将一个生命带到人世间要相对简单些,但要在良好的环境下把他抚养成人可就不容易了。时下好多家长打着“为了孩子未来”的旗号,让那些无辜的孩子自幼就陷入繁忙的学业中,我要说:你们在把孩子当作未来摇钱树种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童年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他们成人后又会对这被剥夺的童年如何回忆,请深思是无私还是自私?
一次,独自在僻静的乡间小路上散步,欣赏着未经修饰的美景。随手摘下一枝漂亮的野花,拿近眼前才发现—上面还有很多花苞,它们没来得及将最美的瞬间带到这世界就被我无意葬送了,我有什么资格这么做啊!想想人活在世间又有多少相似,在我们的心中曾经有过多少色彩斑斓的梦,也都在他人有意无意间归于尘土。
说了很多自己本没资格说的话,也许这就是我的特点吧!喜欢把自己有资格做的事放在脑后,总是在做自己并没有资格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