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原本就是一个忧伤的节日,这个表面上是让人团聚的节日,却让现实中很多像我一样的凡夫俗子难舍离别的折磨。就如米兰昆德拉所说:聚会是为了告别。而中秋这个原本是让人团聚的节日,却往往在现实中让很多人上演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这是一个笼罩着离愁别绪的节日。
中秋,对我这种经常远离故乡的人来说,是一个容易触痛心灵深处情愫但又遥不可及的节日。
从读高中开始,就开始远离故乡,然后去外地上学,偶尔还回家,但不是中秋。后来到外地工作,就彻彻底底地离开故乡了。在我的记忆里,近十年没有感受到故乡中秋节的味道了,中秋大多在外地过,甚至有时就是一个人随便打发一下。记忆里的中秋节,团聚、温情、欢乐大多与我无关,因为经常到中秋这一天,自己还只身一人在异乡的小城里奔波着,只是在这个节日氛围的笼罩下,容易想家,好几个中秋,就在想家的时候写那些有关思乡的文字,那些文字像蚂蚁,爬满在稿纸上,然后突围,将自己包围起来,在内心里咬噬关于思乡的一根根神经。通常是自己没有写完一篇文稿,就泪水涟涟了。
好几年了,在异乡的中秋节这一天,我不看也不写有关思乡的文字,不看邮件,不接受别人的邀约,给家里打完电话就关机,就喜欢一个人去野外垂钓,在寂寞中享受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我怕自己会被想家的愁绪绊倒,栽倒在那些充满温情的陈年旧事里暗自伤神。
习惯在外的漂泊,习惯在外的流离失所,习惯在外别人给予的冷漠。有时候,故乡亲人的一声简单粗糙的问候,反而击穿内心那扇敏感而脆弱的心门,让自己变得多愁善感。
今年,中秋节前夕,我所在的异乡小城在一直在下雨,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念头一直在内心闪现。想想自己离开故乡多年,心里似乎已经忘记了故乡的中秋,不回去就要到年关了。
到中秋节前一天,我一直都还拿不定主意,没想到父亲打了电话来,问我中秋节回不回家,干嘛电话也不给家里打一个,我无言,我说我想给你们一个惊喜,不打电话就回去。其实,我是忘记了。我连自己能否在中秋这一天回家都不敢肯定,只是怕父母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会伤心,所以说谎说自己会回家给他们一个惊喜。
明天就是中秋了,回家的念头急切,一任思乡的愁绪在内心泛滥。
中秋前一晚的大街上,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异常冷清,每个人都在为明天的中秋做着准备,而我,却像一个迷路的过客,在街上走来走去,不知道自己该准备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这个中秋,坦荡如砥地回到那个很久没有回去过的家。
窗外下起了大雨,这是我所在的异乡小城遭受一年旱灾以来最大的一场雨了。雨滴滴落在窗外的雨棚上,滴答滴答的雨声让呆在书房里的我心绪如潮,无法平静。
也许,这个中秋又将是阴雨绵绵了吧!
想起大学毕业前在异乡实习时过的中秋节,在异乡,也是在连绵的秋雨中,节日的气氛点燃如缕的感伤,我们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无法回家也回不了家,就在中秋这一天筹划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当我们在一切按计划进行的过程中,整个活动由起初的欢快气氛逐渐变为沉闷,最终大家都因为想家而显得很伤感。当活动接近尾声时,几个女生已经泣不成声了。
中秋是一个忧伤的节日,更何况是一雨中秋。
我一直祈望,明天的中秋会是一个无雨的中秋。
我知道,对于一个长时间在外的游子来说,中秋节的味道,他只能从别人写的文字里感受到,从那一条条充满温情的祝福短信里感受到,从那些精美的贺卡里感受到。但那些,似乎都是别人的中秋,与自己无关。自己的中秋,没有文字里的洒脱,没有短信里的诗意,更没有贺卡中的罗曼蒂克。但中秋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都是独特的,每个在中秋这一天回不了家的游子,在中秋这一天都会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负罪感。毕竟,家给予我们的温暖,是任何地方法都无法替代的。
习惯在外漂泊,原以为家逐渐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对父母唠唠叨叨的带有责备的口吻的关心不以为然,可在这个天气逐渐变凉的秋天,父亲却一再提醒我:天气凉了,注意给自己添件衣服,给家人准备好厚实的衣服。那一刻,我不再认为父亲的唠叨是那样烦人,而在内心里充满了感动。
我决定明天一早就走,回家。
深夜了,雨滴的声音,让我毫无睡意。我在书房里,写下一首叫做《中秋》的诗歌:
一茬茬的游子
从乡村涌向城市
他们在城市里
忘记了一个叫中秋的节日
忘记了故乡的月亮
甚至忘记自己的村庄
在中秋
却迟迟不敢叩问远方的故乡
四处流浪的人
他们都把故乡的月光
背在身上
好在中秋节这一天
在异乡的城市里
看看故乡的月亮
城里的月光
属于别人
没有一缕撒在异乡人的脸庞
那些流浪的日子
行囊中装着故乡的苦荞饼
中秋这一天
苦荞的清香让游子泪流满面
不要再问
为什么依然两手空空
不要再问
为什么依旧背着空瘪的行囊
不要再问
为什么每一次回乡都近乡情怯
每个游子
都在异乡不断拾起破碎的梦想
将明天的灯盏重新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