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春节的到来,按农历来说,是跨进了“己丑”年。丑年属牛,也就是所说的牛年。在这牛年岁首,不禁想借兴谈牛。
牛和人的关系真是太密切了。虽说世界上的动物有三十多万种,但是,倘若地球上失去了几种和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或者说仅仅少了一样牛吧,那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以说不堪设想!人类爱牛、养牛、护牛,仅仅是让它耕田吗?不是。仅仅是为了吃牛肉、喝牛奶、取牛黄(名贵中药材)吗?不是。仅仅是为了需要它的皮革和骨角作某种工业原材料吗?也不是。应该说还有一项,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还不知道的功用。那就是,人类直到近代才发现,用牛的痘苗防止了那历史上曾经使整个村庄、整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的天花病呢!因此,我们只是说“牛吃的是草,产的是奶”来形容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很不够的。应该说,牛,全身都是宝!
然而,牛与人的关系也决不是来自于简单的需求和利用。在我们这个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很具规模的农业生产古国,在那生产条件和生产资料极端落后的漫长岁月里,贫苦的农民一家一户耕种着零碎的土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寂寞劳累的田间生活中,和老牛一代一代的厮守在一起,就行成了人和牛,牛和人之间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厚感情,并一直维系到今天。
在民间,还曾流传过许多和牛有关的动人的逸谈。据说,从前黄河流域有些地区,农家的牛死了,农妇会为死去的牛穿上纸鞋,在它头前点上一盏油灯,并祷告说:“牛啊牛,你一生辛苦,现在去了,就祈祷你来世变人吧……!”还有些地方,农民把不再能耕田的老牛卖给屠肆,却又不忍离去,直到牛被宰杀的时候,才一路嚎啕着回家。这些事,虽然涉及到迷信和令人感慨的地方,但也确实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醇厚品质和他们与牛之间的那种厚重感情!
此外,牛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的特质和禀性。它雄壮彪悍,憨厚朴实,任劳任怨,不遗余力,勇于开拓,勤于奋进。它的这些值得赞美的东西,常常给我们人类某种启示、教育和鼓舞。这一点,是其它任何动物和家畜所不能比拟的。它的这些值得赞美的东西,在中国大地上,自古至今,产生了不少画牛、塑牛的名家和写牛的诗人。他们用牛的精神和形象勉励自己、启发和鼓舞别人。
牛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也很自然的在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牛文化。它的踪影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而且在神话、民俗、天文、乃至军事上也是存在的。不必说那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你看那颗“河鼓二”,就是大家熟悉的牵牛星;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则是象征着人间的稼樯伟业。在古代,牛被视为伟大力量的表记。因此,那时国家统帅的战旗上曾挂着牦牛尾;诸侯会盟的时候,要举行“执牛耳”的礼仪。
由于牛的矫健、勇猛,古代人还把它运用到了军事领域。历史上有名的“火牛阵”就是一例。春秋时期,燕国串通秦、赵、韩、魏四国,企图吞并势单力薄的齐国。齐国在危亡之际,便使出了“火牛阵”这一招。他们用一千头体魄健壮的黄牛,角绑尖刀,尾浸燃油,在强大联军进犯之际,让所有的年尾着火,一齐冲向人员密集的敌阵,在夜幕中敌军乱作一团,被刺死、烧死、踏死的不计其数,使敌军迅速土崩瓦解。从此,盟军元气大伤,齐军士气大涨,在很短时间内,齐国收复了原来被夺走了的70多座城镇。那场战争,固然非常残忍、悲壮、惨烈,但牛的功劳是不可没的。
读过《百家姓》的人都知道,有不少族人把“牛”字拿来作为姓氏。其实,在中国人借来做姓的动物中,都是有某一点值得称赏的禀性的。例如龙、虎、马、骆等都是。它们当中,要么是图腾中的神异,要么是实际生活中有某种特性令人赞美的。至于豺、狼、蛇、蝎、蝇、蛆之类,我想决不会有人用来做姓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牛”字的含义也产生了演变。“牛”字原本是牛的专用名词。现在的人们,由于受到牛的某些正面特性的感染,逐渐在“牛”字的本义上衍生出类似“很好”、“很棒”、“看好”、“强劲”等近义形容词。要不,这“牛”字在今年春节期间,无论是人们的贺年语,还是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的使用频率怎么会那么高呢!不就是因为“牛”的新意是一个吉祥字眼么。说到这儿,不禁又想到当前这场波及全球的经融危机,当全世界处于经济衰退的一片哀鸿声中,我们中国经济却是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这不就是很牛吗!当中国人春节年酒香气未散,鞭炮余音未尽的时候,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相继被邀出访美欧,请我们去共商拯救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策。在这些大国元首的集会上,胡主席显然是一位耀眼的明星嘉宾;我们也透过电视荧屏看到,当温总理同那些西方财团大佬们交谈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边嚷边向总理伸出了大拇指……。我不懂外语,但这下我可以准确地把他们嚷的是什么翻译出来,他们是在说,“中国——牛!”“中国人——牛!”
牛年谈牛
09年春节的到来,按农历来说,是跨进了“己丑”年。丑年属牛,也就是所说的牛年。在这牛年岁首,不禁想借兴谈牛。牛和人的关系真是太密切了。虽说世界上的动物有三十多万种,但是,倘若地球上失去了几种和人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