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书情
每当我在图书馆看到书架上一册册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书,看到书背后上贴着统一的索书号,看到期刊架上许多新的杂志,我就会想起我起父亲在这儿工作了一辈子,与书打一辈子的交道,只是没有时间静静看书。 我的父亲是一
每当我在图书馆看到书架上一册册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书,看到书背后上贴着统一的索书号,看到期刊架上许多新的杂志,我就会想起我起父亲在这儿工作了一辈子,与书打一辈子的交道,只是没有时间静静看书。 我的父亲是一名知识分子,他曾教过书,也爱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年轻时收藏一些名著,退休时收藏一些健身养生的书。每每看到好的篇章就会摘录下来,还作阅读笔记并整理成册。发现一本好书,他就会把它们包得好好的,每当看时,就会默默地谨慎地翻出这些层层包裹着的书仔细地阅读,小心、谨慎、虔诚得像一个佛教的信徒。受了他的影响,我也爱书,我也会写许多的阅读笔记,尽管写得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每一个字都很工整、要把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要吃进自己的肚子里。并且转化成自己的能量。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恢复我的神气。或许书真的已经是我生命以及灵魂的一部分。我读书很广泛,文学、宗教、医学、艺术、生活常识、武侠、星相风水……可以说能借到什么就读什么。
我却能在这个书的天堂中充实自己,真的很欣慰。图书馆的设备齐全,光线透过落地玻璃门照耀进来,柔和细腻,我工作时认真,闲暇时静静看书,顿觉读书是种享受。我们这儿的图书馆是最温馨也是最人性化的。沿着楼梯拾级而上,一幅书法映入眼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耳熟能详的名句却将图书馆的精神一展无遗。每个借阅室的书籍都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安静地等待着莘莘学子前来拜读、钻研,又仿佛是一片的果树,等着识它的人来收获。我在读中学期间,曾经心甘情愿地在图书馆帮图书馆做义工,为了能多看几本书,后来在这儿上班,有书相伴,生活里觉得充实而又美好。期间我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有的作业也在图书馆认认真真的完成。与同事们闲时,也常谈书中的故事情节,如何写文,一起看一些历史书,发现有趣的历史故事,会读给同事分享。有些生活方面的常识也会一起看,一起去做,努力抓住美好时光,学习学习再学习。疲惫的时候,随意地从架上翻阅几本书籍,在午后橙色阳光的洇染下,品一杯香茗,想一想人生,发一发呆,任时间肆意地流逝……我喜欢图书馆在不经意间赋予我更多的灵感,我喜欢看到同事们帮读者找书时忙碌的身影,我更喜欢将心中那一点一滴的小秘密和读者与同事们悄悄分享,我的爱书之情遗传给了我们孩子。有时我到一个新的城市,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图书馆,因为我在这里可以看到永远远离我的父亲,在那儿仿佛能看到他的身影。无论相距多远,只要有书的地方,总能触摸到父亲厚大的手掌,听到手指与书页摩擦出的“沙沙”声响。尽管迷蒙的身影渐欲模糊,但感觉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真实,不住的安慰着自己。是的,我的确看到了父亲,因为有书的地方,定有天堂。在书中也能找到我灵魂的皈依。那也是父亲的灵魂所在,也是我的灵魂所在,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可以在这里和父亲交流,甚至和墨子,和老子,和孔子……和历代至圣先贤交流。我记得《北京发源寺》有这样一段话“我每次回到庙里,就像回了家、回到自己的世界、回到我同我师父的世界。”这也恰恰是我到图书馆的感觉。
我的孩子受我们的影响,其小爱看书,我就给他读书,讲故事,他也会把这些故事复述给小朋友听,还得到幼儿园发的二等奖奖状。平时我也让他背《唐诗三百首》,哄他背诗,因诗有韵味,他就会高兴得摇头晃脑地背起了那些百背不厌的古诗来。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什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什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等等。在他背诗的过程中,我总会称赞他,虽然他能出口成诵,将众多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但诗中的意思他当时小,真的似懂非懂,有些根本是一点也不懂的。尽管这样,他仍然以此为荣这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他的阅读写作能力。他常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征文竞赛中获得好的名次,他成了学校小有名气的人物,受到学校领导与老师的特别关注,令许多同学羡慕不已。他的学习自信心更足了,感觉到学校生活是那么的惬意、美好,他的进步,他的快乐,全是母亲选的好的书给他带来的。读书原来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啊。高中时的他更痴迷于书了,他已不是当时那牙牙学语的小男孩,手中捧的也不是《唐诗三百首》。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文学名着。从《汤姆索亚历险记》到《西游记》,再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到《悲惨世界》,他们都有如一碗碗浓郁的心灵鸡汤,丰富他的内涵,充实他的生活,为他的思想筑起一堵坚固的堡垒,让他以正确的姿态及方法为人处事。当然有点钱他还想去书店买一些有用的学习书。尤其是文学名著。他从中学会了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他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名利,能够以一颗积极的进取心对待学习与生活,也懂得如何去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懂得如何善待同学、尊重他人。让他自豪的是他从中学会了如何写文章,他时常写出一些受到老师赏识的文章。他的文章除在校刊上发表以外,还多次在市区各种征文竞赛中获奖,这不仅为学校与班集体争了荣誉,更激发出他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书中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说衷心地感谢书籍,读书让他不断成熟起来了。也给他带来一个好心态,握好心态这方剑,让乐观,希望,坚强与他左右,带给他一个良好的视角,让他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众多景色中看到和风,彩虹与阳光。
我相信,没有什么救赎比来自书籍中的更有效!没有什么力量比来书籍中的更使人振奋!没有什么情感比来自书籍中的更令人动容!人无完人,白璧有瑕。我们如果能将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带入生活,那“最近比较烦,比较烦”的抱怨就会淡出我们的生活,抑郁之情便会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
我们三代都爱读书,都与书结下了情缘,因有书,我们的一切情感都有了寄托和偎依,迎来的将会是那浴火凤凰一般的涅磐重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那些清晰的记忆碎成片
下一篇:新状元泉的传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