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家少女遇上同龄和尚

当农家少女遇上同龄和尚

邨店杂文2025-08-25 06:33:01
——品味《受戒》最本真的心灵冲击在阅读《受戒》之前,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农家少女遇上同龄和尚,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受戒》给了我们一个饱含诗情且又耳目一新的回复。《受戒》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汪
——品味《受戒》最本真的心灵冲击

在阅读《受戒》之前,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农家少女遇上同龄和尚,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受戒》给了我们一个饱含诗情且又耳目一新的回复。
《受戒》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汪曾祺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小和尚明海与天真的农家少女小英子之间淳朴直率的爱情故事。读罢,我着实被那古朴淳厚的真、善、美所感动,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受戒》那淡淡的栀子花香中所蕴含的浓浓的思想感情,它留给我无尽的回味与思考,赠予我宝贵的启迪与认知的升华。
河边,一只船在静静守候。农家少女小英子与打算当和尚的明子在船上相遇。或许许多人认为农家少女会很害羞,不会主动说话,不擅于言谈。但恰恰相反,汪曾祺老先生塑造的小英子是个率直天真、活泼主动的少女。与明子初次见面,小英子就很主动地问他一些家常话和关于当和尚的问题,问罢,还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子吃。小英子的话没有任何客套成分,她的扔莲蓬的动作也没有任何遮遮掩掩,虽然她如此主动拉近与明子的距离会让人吓一大跳,也会给人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但这确实让我们领会到了那纯朴热情的民风与自然纯真的性情。我的心也为之一震,为认识这样一位女主人公而倍感愉快。
浓郁的乡土气息伴随着故事的发展,在小英子与明子不断的相处中渐渐散发出来,弥漫在心田。小英子与明子一起磨墨绘画、栽秧薅草、割稻打场、“()”荸荠,春去秋来,草长莺飞,他们之间也渐渐产生了一种最自然的相互依恋之情,这是人的生命本真。后来,当小英子听到娘和大英子称赞明子的打场号子好听时,她非常骄傲地说:“一十三省数第一!”可见,在与明子的日夜相处中,两小无猜的他倆已经慢慢熟悉,在小英子的心里,已经滋长了对明子的喜欢,并且会为明子受到赞扬而骄傲。这正契合了《受戒》所呼吁的人道主义,正如汪曾祺所说:“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尊重和欣赏”。人的生命本真,正如小英子与明子般,追求的只是顺其自然的人生与浑然天成的情感。
肩并肩,“听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突然,小英子说了一句话:“呀!我忘了在裤袋上打一个结”,下文解释说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来的时候在裤袋上打一个结,心里想什么好事,就能如愿。这是多么单纯可爱,多么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啊!是的,小英子拥有未被尘世侵染的童心,就像许多小孩子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一样,她愿意信奉这个充满人性诗意的说法。小英子的这一形象也正好契合了汪曾祺老先生小说创作的基本审美态度和道德尺度,即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哲学意念是人在痛苦中寻求精神解脱的思想手段,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暗含传统的真善美,当然,小英子与明子均不例外。他们不忌讳任何拘束,甚至“男女授受不亲”的秩序。这显示了人将自身本质从社会文化的规范中挣脱出来的倾向。
农家少女小英子遇上同龄和尚明子,这是个缘分的际遇。特定的氛围和人物形象声声相息,和谐统一,要更好地解读《受戒》,除了分析其人物与情节,还需联系《受戒》的特定氛围。荸荠庵里没有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没有矫揉虚伪的清规戒律,这里的和尚可以记账当家,可以讨娶老婆,可以为讨好大姑娘、小媳妇而借“耍杂技”大出风头,可以吃水烟、打牌、杀猪吃肉,这一切的不可思议都为我们展示了一片自由灵性的天地,更打破了人与宗教的隔膜。在主人公的精神世界里,仿佛是世俗高于宗教,他们追求的只是纯情的自然之爱。一如小英子,对于世俗有无穷无尽的亲近,但对于宗教,却无一丝一毫的肃穆。她到善因寺里看,只是充满了好奇心;爬到千佛楼,只是关心有没有一千个小佛;看了藏经楼,也只是觉得没有什么看头。甚至在要走时,为了与明子打个招呼,小英子根本不管这禁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一句;“我走啦!”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可见这个天真、多情的少女,追随着内心朦胧的情感,探讨着内心隐秘的、微妙的感情变化,信仰的是反朴归真着内心的纯情的恋爱。她有能力选择生命的信仰或方向,她的生命意志使得她坚守内心的梦,一直以来不曾改变的梦——只有纯朴恬静的画面,只有朴素的人性相互贯穿其中。
明子烫戒后,小英子与其在船上的对话真正点破了小英子与明子的成长,真正道破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小英子永远都是主动的,她大胆率直,毫无顾忌;相比之下,明子是被动者,他憨厚内秀,与小英子组合起来甚是和谐。小英子是超脱功利的,因为她很坚定地对明子说:“你不要当方丈!”“你也不要当沙弥尾!”这有一点点的命令口吻的话语,其实也是小英子对明子强调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她不信仰宗教,且相信世俗高于宗教,世俗的烟火味与少男少女之间那自然纯洁的爱情比一切都值得相信。她也正在把这种观念与认识加在明子心里。但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小英子趴在明子耳边小声说的那句话——“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多么张扬与大胆的一句话啊!把情感表露得既直接又质朴!细细咀嚼,更觉小英子真、善、美!这是小英子拥有的那古朴淳厚的民风的强化!对爱情的提出,是健康人性的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种追求,是人性的美,是诗意的反朴归真!
那清新淡薄、韵味无穷的水乡泽国风俗画,那淡淡相宜、富于生活本色的旧国风情和湖光水波,无不切合了小英子与明子那和谐的生命情态,使得这风俗画不再仅仅是他生存的一种背景,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们情感、性格的诗意呈现。在《受戒》结尾处那充满生活情感的水荡景色犹如一幅美丽画面恒久地定格在我们的视觉之中,小英子与明子的形象仿佛也是一种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的象征,在这意韵高远的结尾中,留给心灵时生命本真的无尽回味与感触。
在全文的最后,作者写道——“一九八0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这意味着,《受戒》可能只是作者的一场梦,也可能只是作者心中的一种理想境界。把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放回到四十三年前,我们可以想象,在战火纷飞的当年,怎容得下那个安稳平静的“桃花源”般的世界,怎容得下小英子与明子这样追求爱情与平凡生活的一对?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只是没有这种环境条件,在当时,能拥有像《受戒》中说的如小英子和明子般顺利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