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狗狗”遇上“教授”

当“狗狗”遇上“教授”

促韵杂文2025-08-30 14:15:03
2007年7月23日新华网引自《新京报》消息:成都一高校教授10万元为爱犬举行葬礼,22日上午10时左右在成都市北郊某殡仪服务园区的财务室内,年近80岁的国内某高校林教授为狗做葬礼,两天“丧事”花去10万元。连日来网界、人间都传说这曲“人狗情未了”的新世说。起码此事件的三个元素拽了人们的眼球,狗狗、教授和10万元。单看起来,狗谁还不知道?家里养的宠物,街上跑的丧家犬,还有人民警察养的警犬。教授嘛现如今也不是稀有“动物”,领国务院津贴的,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名牌不名牌的大学里讲课的、退休卖茶蛋的,没准儿你上厕所也会遇到。
10万元不算小数目了,当然草根们一定不要嫉妒葛优先生。这位名人只是动动嘴皮子,就一句冷幽默的“植树造林,首选亿霖”就把一大帮皇城根下的北京老大爷、老大妈们忽悠得找不到天安门在哪里了。葛优自己就有50万元代言费进账,最新消息是359万元啊!唉,359万足够成都老教授葬狗狗35回还带拐弯呢!就说那50万吧,我等草根一辈子就算是按税前工资计算也绝对是白日做的青天大梦。
不过,当这“狗狗”、“教授”和“10万元”三个元素组合起来可就大扯了,咱老妈死了恐怕也拿不出“10万元”呐。人们不能不庆幸这只曾流浪于文化历史名城成都街头的狗狗,它三生有幸遇到老教授,只是不知道是在杜甫草堂前,还是青洋宫门口结下这“人狗情未了”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缘分。我发现这只狗狗很是聪明,颇有伯乐识千里马的慧眼,它竟能狗眼识教授,让老教授这般地感动:“当时我没有太在意,它就一直跟着我走”。另一方面,老教授是如此慈悲爱心博大无边,超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说得上是狗吾狗以及人之狗了。
消息报导了林教授此时此刻的心情,“在这三个月时间里,狗狗就一直守在我身边,好象亲人一样在关心我”,“好景不长,狗狗得病死了,我很伤感,也很孤独,它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最大的快乐,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我希望通过给它办这个葬礼,来表达我对它的依恋之情。”人们看到了这份“人狗情未了”的动人一幕,狗狗之懂事自不待言,老教授的富有知识也自不待说,估计老人也有银子,只是人老了晚景的那份孤独,却是十分需要慰借的。
消息还说,林大爷及在成都的亲戚举行一个隆重的送别仪式后,狗将会“坐”上一辆凯迪拉克轿车,送往龙泉金龙山的一处“风水宝地”下葬,下葬处将种上一棵价值不菲的桢楠。狗狗是幸运的,遇上教授无疑是狗狗的造化。我私下寻思,要是许许多多的需要救助的老人也遇上林教授该有多好!
2006年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到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到2020年要比现在纯增1个亿,将达到2.48亿。节假日或一早一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队队老衰哥、老靓妹在公园在江边在广场在电线杆子底下在马路牙子边散步跳舞打太极撞大树游哉悠哉自得其乐,这也足以说明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形势。
老年人随着生理的日渐老化也会面临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有的老人快80岁了,已是骨癌晚期大闹子女要找个上炕的(东北话意即找老伴),有的脱得光光的满屋撒尿,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把子女家厨房地面瓷砖刨出坑弄上土栽花。当然还有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都在外地或忙于工作、事业,这些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相关部门拿出对策。
我们还不能也无权去指责老教授天价葬狗,人家自己的钱自己有处分权,教授怎么去花钱自有他自己的自由与理由,只要不买原子弹、不开装甲车上街溜哒关别人屁事。他花了10万元寄托了哀思有益身子骨的健康,同时还给那一统天下的伟大的见死人不要命地敛钱的殡葬事业做了贡献,也算是善事。然而,天价葬狗演绎了“人狗情未了”一曲的同时,也不能不让人们进行若干深层次的思考。

2007年7月24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