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

差距

记録本杂文2025-08-15 23:50:32
有两个年轻人,姑且称之甲和乙,同时到一家小商铺工作,拿着同样的薪酬,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很快,甲便青云直上,乙却仍旧原地徘徊。两人的薪酬也有了巨大的差别。乙非常不满老板的不公平待遇,终于有一天到老板那里
有两个年轻人,姑且称之甲和乙,同时到一家小商铺工作,拿着同样的薪酬,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很快,甲便青云直上,乙却仍旧原地徘徊。两人的薪酬也有了巨大的差别。乙非常不满老板的不公平待遇,终于有一天到老板那里发牢骚了。老板耐心地听完他的话语,然后安排给他一份工作,让他到集市上看看有什么卖的。
年轻人很快回来了,告诉老板集市上只有一个农夫拉了一车土豆在卖。老板询问有多少,乙又跑出去,回来后告诉老板有40袋。老板再问价格,乙第三次跑出去问来了价格。
老板让乙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看甲是如何完成同样工作的。
甲很快就回来了,告诉老板集市上只有一个农夫拉了一车土豆,共有40袋,价格是多少。他说土豆质量不错,还带回来一个让老板过目。而且他还听说农夫一个小时后要再弄一车番茄来,据他了解,价格非常合适。店铺里番茄库存已经很少了,他想老板一定会购入一批的,所以他不仅带回来一个番茄样品,还把那个农夫也一并带来了,就在门口等着回话呢。
到这个时候,想必乙应该知道甲的薪酬比自己高的缘故了。
表面上看,甲只是把乙跑了三次才完成的工作一次就搞定,节约了一些时间。但从根本上说,却是两人态度的不同所致,说白些,就是用心与否的不同结果。乙按照老板的吩咐很卖力地完成了工作,不能说他偷懒,但细究起来,却能看出他那种“指挥到哪儿做到哪儿”的态度。他绝对没有违背老板命令的意思,但同时也绝对没有想要超额完成任务的意愿,在他看来,老板安排了一,那么一的范围就是自己的职责,除此而外,不是自己工作的范围,自己也就不用去考虑。而甲则不同,若是仅看表象,兴许会有人说甲是耍小聪明。实则不然。同样是老板安排的一,甲却能够将一周围的二、三,甚至四都统统考虑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从而得到了与乙有天壤之别的结果。而正是这种差距,导致了甲乙二人地位的悬殊。
很多时候,我们当中很多人也是和乙有着同样的心理的。领导分派下来的工作,我绝对不含糊,肯定完成得没得说。我绝对是听话的员工,领导说一,我绝对不去做二;领导说往西,我绝对连东边看都不看一眼。在我心里,自认为是绝对称职的。可为何领导让别人晋级了我却还在原地踏步呢。我并没有比人家少干活啊,我并没有比人家少出力呢。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店里有两位我想提拔的员工一个是W,另一个是X。两人入职时间差不了几天,年龄也差不了半岁,在我看来,应该差不多能够同时升迁的。于是开始下功夫进行耐心辅导,把对于她们来说应该掌握的技巧都一股脑儿地教给她们。一个月后,从两人的实际能力上我却看出了巨大的差异。W已具备了升迁的条件,甚至还有所超越;而X仅仅还停留在我刚刚辅导她们一周后的那个水平上。
我有些怀疑自己的辅导方式是不是不对头,或者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所以才会导致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于是仔细回顾自己的教授过程,也仔细思忖两人的学习过程,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W会经常主动地问我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并不是我给她们讲述的内容。而X则不然,每次都是很认真地听我的讲解,从不问多余的问题。我想,这应该就是导致两人学习结果出现较大差距的原因了。W能够由此及彼,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所以会发现并提出问题;X却墨守成规,老老实实按照我的思路点滴积累。不能说X是不够格的学生,也不能说她是笨学生,更不能说她是吊儿郎当的坏学生。我相信,经过若干时间的培训,她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只是,从进度这个方面去看,与W相比,她就明显少了一些主动思考的态度,仅仅局限于我所讲的那点内容。内容是有限的,用不了几天就讲完了。但问题却是层出不穷的,永远都会存在于餐厅的管理工作中。W因为多了问问题的习惯,所以能够在一个月后轻松应对日常管理工作。X呢,只是将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教授给她们的内容牢记在心,内容以外的就无所适从,管理上更是难以应对。
同样的事情,用心的人就能够做出大学问,而不动脑子的人却只能充当来回跑腿的角色。用心与否,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态度又恰恰是决定命运的前提。
年轻人参加工作,都会梦想着有一日自己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成为同事们中的佼佼者。那么请记住,一定要用心去对待你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才能真正地投入进去,才能发现其中的知识,才能懂得其中的意义,才能一步步向佼佼者的行列迈进。你的态度,将是日后能否出人头地的决定性因素。因为,领导绝对不会看重一个只会听话、不会提问题的人,尽管这个人工作很卖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