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仅仅谬误百出地注译过屈原的部分诗歌,阴阳怪气地吟唱几句《楚辞》,于是便被某些人奉为“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学界著名的文化明星”!近来,“国学大师”文怀沙的老底被揭穿之后你会发现,许多文化部门里都有那么一两个“文怀沙”,他们表面上仙风道骨、博学多才、鹤立鸡群,常常被懵懂无知或别有用心的人奉为“大师”级人物。其实,他们读的书并不多,他们也不会著书立说,他们很“草包”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五:
一是这些人样子做得很足。他们像文怀沙一样很讲究外表,打扮得很儒雅,充分利用发型、胡须、衣着、帽子、文明棍、眼镜、钢笔等物品来包装自己,给人一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很把卧室布置得像书房,墙上挂着书画,书架上摆满厚厚的线装书,桌子上、凳子上、床头上都是书,甚至被窝里都放一本打开的书——虽然他们很少读书;如果有书案的话,书案上一定要摆上文房四宝——虽然他们很少写字画画。如此一来,谁还敢说他们没有学问?青年人单单是看到这些便会肃然起敬。
二是这些人善于攀龙附凤。文怀沙多次自述中称章太炎是其老师,故与鲁迅是前后弟子!其实他根本没见过章太炎!毛泽东、周恩来去十三陵水库考察的时候,他凑到身后照张相,于是把照片放大挂在墙上,逢人就自诩是领袖的好友!拉大旗做虎皮,利用名人抬高自己的身价,是文怀沙们惯用的伎俩!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文怀沙们就会发现,某某著名教授是他的恩师,他们都系出名门!某某高官是他的挚友,他们都名震八方!其实,这些教授、官员何尝认识他们?
三是这些人都有几个得意门生。文怀沙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他的学生们却很厉害,范曾、王立平、任步武、傅光、庞中华、空林子、周逢俊都是他的学生。照“名师出高徒”的规律来说,那么他们的恩师肯定不是平庸之辈!我们总说“名师出高徒”,而这里却恰恰相反,“高徒出名师”——高徒烘托出了名师!这是他们借了学生的光!现实中的文怀沙们一定有几个厉害的弟子,他们可能是高官、学者、作家、画家,于是文怀沙们就有了炫耀的资本,于是文怀沙们就能名利双收。
四是这些人都沾了美女的光。文怀沙自五十年代起冒充文化部顾问,称与周恩来、陈毅很熟,与毛主席谈过话,以此与十余女人(暂定她们是美女)发生性关系,文革时期被定为“诈骗、流氓罪”判处劳教一年。文怀沙们都很风流,人人都有几个红颜知己,人人都有一本风流帐。所谓“风流才子”,不风流何以能称为“才子”?平常人们总说“英雄救美”,这里恰恰相反,而是美女成就了英雄!试想:花容月貌、倾城倾国的美女何以喜欢他呢?他肯定是“才子”,是“英雄”!
五是人们的浅薄和盲从。大众失去了文化判断力,容易被表面现象所忽悠,人们看到留胡子的人就认为他是艺术家;看到被一群人簇拥着的人就认为他是名人;听到自吹自擂的人就刮目相看……记者也追,媒体也炒,大众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岂不知文怀沙们正是利用了这种盲从心理,骗了名,骗了财,骗了色!
文怀沙们想名利双收,想赢得美女的芳心是没有错的,有谁不想呢?可是现在一些媒体以“文怀沙丑闻”的特大专题来炒作这个话题,本人有些看法。我不认为这是丑闻,起码不应是文怀沙个人的丑闻!他何以能瞒天过海、欺世盗名?当初到处张贴“国学大师文怀沙”的不也是你们吗?面对这个被媒体和社会制造出来的“国学大师”,最该受质疑的不是文怀沙,而是这些制造者!这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浅薄,也是这个时代一些所谓的文化人道德的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