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芙蕖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寒月芙蕖》,讲的是一个济南会幻化之术的道人,夜晚所卧之处冰雪尽融,惩戒市井无赖,能把腰带变成大蛇。一时之间名声大噪。
一日他在湖中亭上宴请宾朋,正值冬天,虽然所变幻的酒宴“穷极奢丽”,仍有官员嫌美中不足,希望能看到满湖的荷花。于是,“少顷,一青衣吏奔白:‘荷叶满塘矣!’一座皆惊。推窗眺瞩,果见弥望菁葱,间以菡萏。转瞬间,万枝千朵,一齐都开,朔风吹面,荷香沁脑。”官员便令人去采摘,却“见花在远际,渐至北岸,又转遥遥在南荡中”,始终不能采到。道人笑曰:“此幻梦之空花耳。”待到酒宴完毕,“荷亦凋谢,北风骤起,摧折荷盖,无复存矣”。
水中月,镜中花。《寒月芙蕖》,就是讲的这样一个关于虚幻的故事。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感慨良久。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花事呢?灿烂开放不过是一时之事,花开过后,便是无尽的寂寞。
而网络上的事更是虚幻中的花朵。曾经有一句话这样说:哪怕你隔屏的对面坐了一条狗,只要它会打字,你一样会跟它聊得津津有味。如果很不幸你网恋了,网络中的那个他(她)更因为隔了空间而神秘而完美,尽管现实中的他可能会跟你的丈夫一样抽烟喝酒懒得连双袜子都不洗,尽管现实中的她可能会跟你的妻子一样撒泼耍赖唠唠叨叨。
花开就有花谢时。当繁华散尽,酒残夜阑,一切便都烟消云散,只有几片残破的花瓣,还会在夜深人静时,偶尔在心头闪回一下。
身为济南人,特别喜欢这篇《寒月芙蕖》,固执地认为文中所写的湖就是济南的大明湖,文中的芙蕖便是大明湖中的荷花。不信请看这幅描写济南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去年去红袖玩注册名字的时候,本想就叫“寒月芙蕖”,又感觉这个名字太过凄凉,于是改做“明月芙蕖”,月光下的一朵荷花,虽然形只影单,倒也乐得清净。